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自来水厂生产运行操作规程编制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工艺控制制度编制自来水厂生产运行必须有对应的工艺控制要求,才能确保各
个工艺的平稳运行,工艺运行操作规程编制需包含各个工艺控制的核心控制要求,具体要求如下:1、配水井:①、水质要求:制度中需依据国家地表水三类水水质明确对原水浊度、PH、色度等水质指标的要求,极端异常情况下,进水浊度不得超过200NTU。②、水量要求:制度中需依据工艺设计规模,明确进水水量要求。2、絮凝沉淀池:①、絮凝要求:制度中需明确絮凝效果的要求,既矾花密集、大小均匀、大而密实。②、沉淀要求:制度中需明确沉淀效果的要求,既无矾花上浮、清水区无矾花、出水浊度宜控制在3NTU以下。③排泥要求:制度中需明确排泥的周期,根据雨季及旱季的实际原水情况调整排泥周期,并制定沉淀池清洗计划,按时开展清洗工作。3、滤池①、进水要求:制度中需明确滤池进水的水质要求,即滤池进水浊度控制在3NTU以下,极端异常情况下不得超过20NTU。
f②、过滤要求:制度中需明确过滤滤速要求,单层滤料过滤正常滤速控制在9mh以下双层滤料过滤正常滤速控制在12mh以下,过滤过程中滤速应保持稳定,不宜产生较大波动。③、反冲洗要求:制度中需明确反冲洗周期,反冲洗周期应依据水头损失、滤后水浑浊度、运行时间确定;制度中需明确反冲洗强度,普通快滤池单层砂滤料水冲强度宜为1215L(s),双层滤料水冲强度宜为1416L(s),V型滤池气冲强度宜为1317L(s),历时24mi
气水冲时,气冲强度宜为1317L(s),水冲强度宜为23L(s),历时24mi
,单水冲时,水冲强度宜为46L(s),历时36mi
,表面扫洗强度宜为23L(s);反冲洗时滤料膨胀率应控制在3040。④、反冲洗效果要求:制度中需明确反冲洗需达到的冲洗效果,既反冲洗结束后滤料含泥量≤3。4、清水池①、运行液位要求:制度中需明确清水池运行液位的要求,既清水运行液位应设置一个下限液位,确保消毒时间≥30mi
,设置一个上限液位,确保清水池不会溢流。②、消毒要求:制度中需明确消毒效果符合行业标准中生物指标要求。③、清洗水池要求:制度中需明确清水池定期清洗的周期,既定期对清水池进行排空清洗,清洗完毕经消毒合格后,方可蓄水,清洗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
f5、回收水池①、液位控制要求:制度中需明确回收水池运行液位要求,设置一个上限液位,确保清水池不会溢流。②、沉淀要求:制度需明确回收水池中回收水的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