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者位于患者右侧,将左手小鱼际放在患者前额用力使头部后仰,右手手指放在下颏骨性部向上抬颏,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②托颌法:高度怀疑患者颈椎受伤时使用。患者平卧,急救者位于患者头侧,两手拇指置于患者口角旁,余四指托住患者下颌部位,在保证头部和颈部固定的前提下,用力将患者下颌向上抬起,使下齿高于上齿,避免搬动颈部。15、人工通气方法:口对口呼吸,口对鼻呼吸,口对口鼻呼吸,球囊
f对气管导管通气球囊对面罩通气,无论任何方法,每次吹起时间均应持续1S以上,见胸廓起伏,潮气量约400600ml。16、心肺复苏有效指标(1)可触及颈动脉搏动,心跳恢复,测量上肢血压:60mmHg以上;(2)颜面口唇及四肢末梢紫绀转为红润;(3)自主呼吸恢复;(4)扩大的瞳孔回缩,对光反射存在;(5)神志逐渐恢复,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呻吟,手脚抽动,肌张力增加。17终止或者无需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条件(至少说出其中5点)?答:1已恢复有效循环和自主呼吸,初级心肺复苏成功,转入复苏后高一级的生命支持(脑复苏及重要脏器支持阶段)。2有EMS人员接手承担复苏或其他人员接替抢救。3经过正确的心肺复苏术持续半小时之后,患(伤)者仍持续意识丧失、无自主呼吸及脉搏、瞳孔散大固定,已出现可靠的不可逆性死亡征象,或者EMS人员到场确定患者已不可逆死。4、患者具有明确死亡的原因,如头部及其他部位有不可治疗的创伤,可终止复苏。5、患者是长期不治之症,家属不要求抢救,可终止复苏或者不需要作临终前抢救。或者发现有效的DNAR(不复苏遗嘱)。6、施救者由于体力不支或环境可能造成施救者自身损害或者由于持久复苏影响他人的生命救治。7、其它现场心肺复苏的各种禁忌症。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