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棱的长度相等。3、拿出学具按照表格中的问题完整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4、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探究,我们知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四)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1、动手操作,深化认识。用学具盒中的塑料小棒和连接器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说一说在制作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2、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3、说明:我们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习惯上,长方体的位置固定后,把左右方向的棱叫做长,把前后方向的棱叫做宽,和底面垂直的棱叫高4、把长方体横入、竖放、侧放,根据长方体摆放的不同情况,让学生说出它的长、度和高。5、指出下面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6、(出示一个长方体框架)如果已知一个长方体长10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求做这个长方体框架需要多长的铁丝,应该怎样算?方法一:将每一条棱长相加;
2
f方法二:将长、宽、高分别乘4,然后将所得的积相加;方法三:将长、宽、高的和乘4。提问:哪种方法更简便?三、巩固练习:1、深化理解长、宽、高。(1)拿出自己做的长方体,摆放好位置后,量出它的长、宽、高。(汇报后板书)(2)小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都可以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因此由于长方体摆放的位置不同,大家量的长、宽、高的长度也不同,但是长、宽、高的和是不变的。2、完成数学书第19页的“做一做”。3、完成练习五第1题、第2题。
3
f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20页,练习五相关题目。1、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掌握正方体的特征,形成正方体的概念。2、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关系。教学难点: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教学准备:师:正方体模型、框架;生:正方体纸盒。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复习长方体的特征(边提问边填写下表)面长方体()个二、探究新知1、正方体的认识(1)(图略)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2)想象:当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的时候,这个长方体变成了什么?(3)提问:看一看这个长方体与原来长方体比较有什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