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AlO2的离子共存问题,也是高考的热点。铁及其化合物:(一)铁1.铁与水蒸气的反应:可能设计成探究实验,探究产物等。2.铁的生锈:纯铁不易生锈,生铁放在潮湿的环境中易生锈,原理是发生电化学腐蚀,涉及的主要反应原理:Fe2eFe2(负极)2H2OO24e4OH(正极)4FeOH2O22H2O4FeOH32FeOH3xH2OFe2O3
H2O2x
H2O3.铁与氯气、盐酸反应:产物分别为FeCl2、FeCl3,且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在推断题和实验题的除杂中经常出现。(二)氧化物1.铁的氧化物成分:废铁屑的主要成分Fe2O3;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
H2O;黑色晶体、磁性氧化铁为Fe3O4;红棕色粉未,俗称铁红,作红色油漆和涂料的为Fe2O3,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2O3,它是炼铁的原料。铁在氧气燃烧与铁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都是Fe3O4。以上知识,往往容易出现在推断题和实验题中。(三)氢氧化物1.实验室制备FeOH2:现象:白色沉淀→灰绿色→红褐色沉淀。命题角度为:为较长时间的看到FeOH2白色沉淀,采取的防护措施:一是煮沸,二是将胶头滴管插入液面以下,三是加一层油膜,如苯、汽油等。2.FeOH3的受热分解:2FeOH3Fe2O33H2O,与此相以的还有CuOH2、AlOH3。
3.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因其具有独特性,制备胶体的过程和对应的方程式是高考的重点与热点。实验操作要点:四步曲:①先煮沸,②加入饱和的FeCl3溶液,③再煮沸至红褐色,④停止加热。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
3
Fe(OH)
(胶体)3H,强调之一是用等号,强调之二是标明胶体而不是沉淀,强调之三是加热。(四)铁盐与亚铁盐1.Fe2、Fe3的检验:1Fe2:一是碱液法:先生成白色沉淀,又迅速转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二是先加入KSCN溶液,不变色,再加入氯水后,出现血红色。(注意:此处不用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因其具有紫色)2Fe3:一碱液法:加入碱液,出现红褐色沉淀。二是加入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络合物2.铁盐与亚铁盐的配制:因Fe2、Fe3易水解,且Fe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故配制过程为:先将它们溶解在对应的酸中,然后加水冲稀到指定的浓度。(注2意:配制亚铁盐溶液时,要加入少量的铁粉,以防止Fe的氧化)
f3.制印刷电路板常用FeCl3作腐蚀液:一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违反电荷守恒定律),二是利用此反应式设计成原电池,考查原电池原理的应用。4.离子共存:不能与Fe2共存的离子:(H、NO3)、(M
O4)、ClO;不能与Fe3共存的离子有:I、SO32、SCN。主要是对Fe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