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域与IgG复合物有不同亲和力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1。12LILRLILR可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类或相关分子结合表达于淋巴细胞及骨髓细胞膜表面。LILR有5个抑制性受体(LILRB1LILRB5)、3个兴奋性受体(LILRA1LILRA3)这些受体在胞外有24个IgSF结构域而胞质区含有酪氨酸残基可磷酸化并发挥生物学作用。其中LILRB2和LILRB4又被称为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受体4和3(ILT4
f和ILT3)由染色体19q134编码2。13PIRPIR包括PIRA和PIRB与LILR在结构、表达方式及基因定位上有很多相似之处。PIRA和PIRB超过92的氨基酸序列是同源的有6个胞外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1个疏水跨膜区PIRB胞质内有4条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性基序(ITIM)而PIRA的胞质内只有一段短的序列23。14PECAM1CD31PECAM1CD31的Mr为130000编码基因位于17q23由6个胞外免疫球蛋白结构域、1个跨膜区和1个胞质区组成的胞质区是由12个丝氨酸、5个酪氨酸及5个苏氨酸残基组成含有ITIM4。15MyD1MyD1是信号调节蛋白(SIRP)家族结合蛋白包括3个胞外免疫球蛋白结构域1个由22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疏水跨膜区及至少4个酪氨酸磷酸化位点包括1个以上ITIM5。16TREM1TREM1是人染色体6p21编码的Mr为30000的IgSF糖蛋白包括1个胞外免疫球蛋白样可变区、1个富含赖氨酸残基的跨膜区和1个短的胞质区6。17CD200和CD200RCD200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可与骨髓细胞受体CD200R结合调节巨噬细胞的功能。CD200和CD200R包括2个胞外IgSF结构域它们通过各自的氨基端相互作用。CD200还有1个疏水跨膜单链和1个短的胞质区而CD200R的胞质区则含有可被磷酸化的酪氨酸残基7。通过对几种IgSF受体的研究发现这一家族受体的普遍特征是在胞外区含有数量不等的免疫球蛋白结构域可与相应的配体结合1条疏水跨膜单链结构不一的胞质区多数受体的胞质区含
f有酪氨酸磷酸化位点──ITIM或ITAM如ILT、PIRB、PECAM1、SIRP及CD200R等(图1)。还有一部分受体则只有1个短的胞质区(如TREM1、PIRA及CD200等)。图1巨噬细胞上IgSF受体的结构(略)2巨噬细胞IgSF受体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IgSF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肿瘤和移植排斥反应等多种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1FcγRⅠA的基因型与冠状动脉疾病(CAD)的关系在巨噬细胞形成泡沫细胞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动脉斑块就是由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混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组成的。Gavasso等8揭示FcR的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多种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