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关系
f图23非坚持CSMA在不同延时下吞吐量和网络负载关系图图24等待CSMA在时延不同时吞吐量和网络负载关系仿真图
f图25CSMACD在时延不同时吞吐量和网络负载关系仿真图图26时延相同时,不同接入技术地吞吐量和网络负载关系仿真图
f图27归一化传播时延和站点对信道利用率地影响仿真图
2数据传输速率地分析(点对点通信):
图28帧长为1字节时数据传输速率图
f图29帧长为100字节时数据传输速率图图210帧长为300字节时数据传输速率图
f图211帧长为600字节时数据传输速率图分析:设置数据包长度,测试包地个数为10;测试次数为10次上图分别为传输1字节,100字节,300,600字节时地测试结果图,可以看出在传输地字节数增大时,速率先会上升,而后上升地速度减缓3文件传输:①CRC差错控制编码时:
图212误码率为0001时文件传输测试结果图帧长为300字节;误码率为:0001时,结果为:花费时间为79563ms,数据包重传次数为
f1
图213误码率为001时文件传输测试结果图结果为:误码率设置为001时,最大重传次数设置为50时,提示最大重传次数设置过小,传输中断②线性分组码差错控制编码时:
f图214误码率为0001时文件传输测试结果图帧长为300字节;误码率为:0001结果为:花费时间为:215968ms,重传次数为0
图215误码率为005时文件传输测试结果图帧长为300字节;误码率为:005,结果为:花费时间为113906ms,重传次数为0
f图216误码率为001时文件传输测试结果图帧长为300字节;误码率为:001,结果为:花费时间为111250ms,重传次数为0
分析:在相同地条件下,传输一个大小相同地文件,帧长为300字节,最大传输次数为50,观察两种不同地差错控制方式下,重传次数及传输时间如下:
采用CRC差错控制编码:传输此文件时,误码率小时重传次数为0次,误码率越大,重传次数越多,花费时间越长当重传次数选择较低时,出现传输失败地结果这种差错控制方式地传输时间较长,但却保证了传输地可靠性在可靠性要求较高而实时性要求较低地场合可以使用这种传输方式
采用线性纠错编码方式纠错:传输此文件时,每次重传所用时间较为接近,误码率对传输时间地影响很小这种传输方式不会进行重传,因此在传输时间上比CRC更有优势,但是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纠错,因此不能保证传输地可靠性,在可靠性要求不高而实时性要求较高地场合可以采样这种传输方式
七.思考题
1.推导汉明码(3224)地监督位生成式和纠错方法答:码长
2m1,信息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