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划(16学时)(一)建立生涯与职业意识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大学生意识到确立自身发展目标的重要性,了解职业的特性,思考未来理想职业与所学专业的关系,逐步确立长远而稳定的发展目标,增强大学学习的目的性、积极性。1、职业发展与规划导论教学目标:通过介绍职业对个体生活的重要意义以及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
2
f势的介绍与分析,激发大学生关注自身的职业发展;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路;明确大学生活与未来职业生涯的关系。教学内容:(1)职业对个体生活的重要意义、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2)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3)生涯规划与未来生活的关系;(4)大学生活(专业学习、社会活动、课外兼职等)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2、影响职业规划的因素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影响职业发展与规划的内外部重要因素,为科学、有效地进行职业规划做好铺垫与准备。教学内容:(1)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身因素;(2)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职业因素;(3)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环境因素。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活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二)职业发展规划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职业,学习决策方法,形成初步的职业发展规划,确定人生不同阶段的职业目标及其对应的生活模式。1、认识自我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手段来了解自我,并了解自我特性与职业选择和发展的关系,形成初步的职业发展目标。教学内容:(1)能力与技能的概念;能力、技能与职业的关系;个人能力与技能的评
3
f定方法;(2)兴趣的概念;兴趣与职业的关系;兴趣的评定方法;(3)人格的概念;人格与职业的关系;人格的评定方法;(4)需要和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与职业的关系;价值观的评定方法;(5)整合以上特性,形成初步的职业期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使用测评工具、案例分析。2、了解职业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相关职业和行业,掌握搜集和管理职业信息的方法。教学内容:(1)我国对产业、行业的划分及概述;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状况;(2)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因素;(3)根据设定的职业发展目标确定职业探索的方向;(4)职业信息的内容:工作内容、工作环境、能力和技能要求、从业人员共有的人格特征、未来发展前景、薪资待遇、对生活的影响等;(5)搜集职业信息的方法:可利用学校、社区、家庭、朋友等资源。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分组调查、课堂讨论等。3、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