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流动儿童良好学习习惯培养途径与策略的实践探究”开题报告
常州市西仓桥小学课题组
★1、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
随着我市城市开放度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我市外来人员的大量涌入,流动儿童少年数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据统计,目前常州市流动儿童少年近8万名。200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规划下,我市、区全面启动实施了旨在保障适龄流动儿童少年“同在一片蓝天下,同享良好教育”的“蓝天计划”。我校属于政府规划中专门吸纳流动儿童的专门学校。现有学生613人,100新市民子弟。学校现状一:我校不少新市民家长由于自身素质所限,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随意性行为较多,给社会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因此在校的大部分新市民子弟由于受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生活习惯的等诸多因素影响,生活卫生意识差如不经常洗头、洗澡,衣着不整洁,乱丢纸屑等;品德行为差,如逃学、说谎,公共场合不文明举止较多,缺乏责任感;学习习惯差,如学习活动中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分散、不能专心听讲、不爱举手发言、不爱质疑讨论、作业比较马虎,不按时完成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既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又给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这就需要我们从学校教育层面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学校教育进行细化研究,确保他们健康成长。学校现状二:我校613位学生,来自25个省市,受教材、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等诸多很大差异的因素影响,造成了班级学生水平差异明显的状况,我们在深深思考:什么才是能靠我们目前师资水平并不理想的情况下能较好的帮助学生、学校实现、扭转现状的根源?我们目前的途径和策略是良好习惯教育,以根本促全面。国内外教育教学研究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
1
f等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重要位置。习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同样,在我国古代也早就有了“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书贾谊传》)。由此可见,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小学阶段也正是学生各种习惯诸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