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的基本内容和目标。这其中的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也是一种全新的表述。早在1978年12月2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16字方针,一直沿用至今。但这16字方针解决的是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的问题,不能解决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全部问题,因此,这次全会提出了新16字方针,涉及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个方面,从而满足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
三、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基本原则
全会《决定》指出,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中国共产党是全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领导力量。全会决定提出了一个创新理论成果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这不仅丰富了对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丰富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从小平同志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不能丢,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同样,没有党的领导,也就没有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坚持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并深化对这一基本经验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即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就决定了我们在进行任何一场社会变革的伟大实践中都必须毫不动摇地尊重、捍卫和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人民是主体和力量源泉,要坚持运用法治来保障人民的生命权、财产权、平等权,等等。这既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体现,也是人民主体地位得以发挥的基础和前提。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就被庄严地写进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但法律平等与事实平等在现实中却是存在一定差距的。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让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法律、制度、政策、机制的设计和制定中充分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