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影响所有的其他成员(4)家庭成员的行为遵循相互影响的循环因果的关系(5)每个家庭系统既包含很多系统,又归属于更大的社会系统(6)家庭系统依据已将建立的规则建立(二)家庭生命周期理论1、核心观点:家庭也像人一样有一个成长、发展的自然变化过程2、家庭生命周期的八个阶段:家庭组成阶段、学前子女家庭阶段、学龄子女家庭阶段、青少年家庭阶段、子女独立家庭阶段、家庭调整阶段(重新调整夫妻的角色,学习把子女作为成人对待)、中年夫妇家庭阶段、老年家庭阶段(三)生态系统理论1、微观系统:个体直接面对面解除和交往而组成的系统,如家庭2、中观系统:个体积极参与的两个或多个微观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如家庭和学校关系3、外部系统:对个体有影响但个体并不直接参与的系统,如家庭所在的社区4、宏观系统:影响个体的思想和行为的社会文化价值系统,反映社会的道德标准二、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一)改善亲子关系的服务1、家庭行为学习:根据行为学习理论的原理,对家庭中的年轻子女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行为问题进行干预的服务2、家庭照顾技巧训练:主要针对那些在与孩子沟通交流中遇到困难的家长3、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是为受助家庭提供必要的知识,增强受助家庭成员的沟通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改善夫妻关系的服务1、婚姻辅导2、家庭暴力的干预关注夫妻角色学习,可以运用行为学习理论;注重夫妻沟通交流方式改善,可以运用家庭系统理论;
f强调夫妻平等关系,可以性别视角三、我国开展的家庭服务(一)家庭的救助和帮扶:以整个家庭作为帮助的对象,其目的是保障整个家庭的基本生活水平(二)改善亲子关系的服务:以预防和发展为主,目的是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联系,促进社区的和谐(三)改善夫妻关系的服务:婚姻调节和婚姻学校等形成,其目的解决夫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改善服务之间的沟通交流,维护家庭的稳定与和谐第三节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1、家庭处境化原则:建立在家庭自然生活场境中的观察和评估2、帮助家庭成员增能原则3、家庭个别化原则4、满足家庭成员需要原则:将受助家庭成员的问题解决的需要与长远的预防和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二、家庭社会工作的步骤(一)接触阶段1、与受助家庭约定初次会谈的时间和安排2、为初次会谈做准备3、安排第一次会谈还需初步评估受助家庭的问题与受助家庭建立基本信任关系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