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负刑事责任。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精神病在发病期间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醉酒的人负刑事责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行为。(4)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危害后果的主观心态。包括故意和过失。判定一个行为是否为犯罪行为,以上要件缺一不可。5、故意犯罪的形态(1)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犯罪行为。(2)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意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的犯罪行为。
f(3)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行为。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4)犯罪既遂6、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指两个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其构成条件:(1)必须二人都具有刑事责任能力。(2)必须二人有共同犯罪行为。(3)必须是二人具有共同的故意。根据其在共同犯罪的地位和作用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7、刑罚概念和特征刑罚是指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一种强制性的法律制裁措施。特征:(1)只能适用犯罪分子。(2)必须有刑法明文规定。(3)只能由国家审判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决定。(4)是最严厉的制裁措施。8、刑罚种类
f主刑:管制(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不超过3年)、拘役(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超过1年)、有期徒刑(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不超过20年)、无期徒刑、死刑(对犯罪时不满18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对于外国人可以适用驱逐出境。其中剥夺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六自由;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担任企事业。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四项权利。四、民法主要知识点:1、民法概念:民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在平等主体之间形成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权利人、义务人)客体:民事权利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