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俨然:
属:
阡陌:
垂髫:
要:
绝境:
遂:
惋:
10将“渔人”、“村人”两词语准确填入文中括号内。
11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古义和今义。(至少三个)
12用语段中的原句回答。
(1)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
(2)村人见渔人后,“大惊”“问所从来”是因为他们
(3)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
(4)“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
(5)“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
13从上面语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用简洁的文字填入方框中。
。。
。
14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其叹惋的原因是
A为渔人费了这么多的周折才找到自己而叹惋。
B为自己住在这里消息闭塞,竟不知道外界有这么大的变化而叹惋。
C为外界社会的动乱、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
D没有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都已经是晋朝了。
15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为什
么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评价?写一段话表明你的看法。
f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二
相命肆农耕①,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②。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③。路荒暖交通④,
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⑤,衣裳无新制。童孺纵歌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和风厉。虽无纪历
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注:①肆:致力。②艺:种植。③靡:没有。④暖:遮蔽。⑤俎豆:祭器。
16给下列各字注音。
稷()靡()吠()俎()孺()怡()
17解释下列各字在句中的意义。
憩()荫()纵()斑白()
18翻译下列两句诗。
(1)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2)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19这些诗句和《桃花源记》中的哪些句子表达的意思相一致?
20节录的诗句描绘了怎样的社会情景?结合注释疏通诗句,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三)
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考渊明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