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学校园事件中受到的关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一些启发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646107)苟跃其摘要:如今中学班主任的工作早已不仅是传达学校、年级组的
各种通知了。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已不能再用工作来表达,而应该用生活来形容。这种沟通早就该是心灵之间的交流。这种关系应该是朋友,是知己,是亲人。否则将会有许多意外和悲剧难以避免。关键字:生活,朋友,知己,亲人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全球一体化教育即人性化教育的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这些就是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当然这些个性化里面就包含了许多中学生盲目的模仿。这些就给如今的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如果班主任没有和一些有极端想法的学生及时沟通交流,那么就会导致一些严重的后果。中学生在学校正在成长,他们就像一片广阔的大海,什么新鲜东西都容易,乐于吸收,因此在如今社会里面的任何东西,不管是糟粕还是精华他们都分不清就一应全学。2008年10月,山西朔州和浙江丽水两地各发生一起学生弑师事件。其中被害者均为班主任。一个是风华正茂的23岁高中教师郝旭东老师,才华横溢,曾考中两所院校的研究生,创作发表了20部小说和剧本。另一个是花开正艳31岁女教师潘伟仙老师,曾连续五年被评为县优秀教育工作者和校级优秀教师。而杀害这两位老师的均为16岁的中学生。一个是李某,富家子弟,事发前父母正闹离婚;一个是丁某,父母离异,由爷爷奶奶照管。这两
1
f名学生正值花季年龄却为何下此毒手?在我们为老师的离去感到悲痛、为学生的做法感到痛心时,不能不让我们做老师的做班主任的深思。学生的教育哪里出现了差错?是教师?是班主任?还是教育本身?如果教师没有错,班主任没有错,教育本身也没有错,那么,是什么让他们的人生轨迹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当我们在细读这两起报道时,有这么一些字眼我们不能忽视从学生方面来看:“16岁”“富家子弟”“父母正闹离婚”“父母,,;离异”,“爷爷奶奶照管”等。从班主任方面来看:“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细细品味这些词语,我们就不难想象这两名学生长期以来所处的环境:自由散漫,单亲家庭,留守儿童。这些学生都受到了家庭教育的缺失,社会的奢华、暴力等负面影响,很早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且不计后果的个性心理,加上“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的班主任学校方面,的教育压力,且班主任又没有及时的了解这些情况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