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要进一步推进城乡管理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消除农民进城务工的体制性障碍,牢固树立善待进城务工农民、关爱进城务工农民的观念。重视解决好劳动关系、劳资关系方面的问题,要把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进一步推进劳动关系体制改革,把职工参与和集体协商制度作为协调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途径,建立健全政府、工会、企业三方协调劳动关系的机制,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职工参与的工资决定机制、科学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和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完善解决劳动争议纠纷的法律法规和调解仲裁办法,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劳资关系的和谐,形成劳资两利、合作共赢的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
6.完善社会管理运行机制,提高社会建设和管理效率。社会管理体制与社会管理运行机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构建社会管理体系,有利于提高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效率。社会管理“机制”是指社会系统的组成要素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主要指系统运行的方式和方法。当前要着力建立健全以下几个机制:一要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和谐社会应是各方面利益关系能够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新形势下我国出现的不和谐因素大都与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有关。因此,需要从利益机制上加以整合。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把握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二要建立健全诉求表达机制。诉求表达是社会成员借助既有的社会资源、制度要求、实现对于自身状况、利益
3
f诉求和观点等信息的有效释放,是调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沟通机制。建立健全畅通、广泛和充分的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渠道是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必然要求。三要完善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要建立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特别是要切实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督,组织技术力量对网络舆情进行跟踪和提炼,及时归纳,提出应对措施,并根据网络舆情,有针对性地组织新闻发布活动,及时引导社会舆论。当前,特别是要着力解决好农村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环境保护和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坚决纠正企业改组改制和破产中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以及教育乱收费和药品购销、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等,尽快完善和建立征占土地的补偿机制、利益受侵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