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评议可分为史家和思想家两大类。史家的评议主要散见于各种有关宋神宗朝史实的记述,按中国古代官私修史传统,官史方面的评议,主要有:1.宋高宗朝绍兴年间由范冲等人修定的《神宗实录》;2.宋孝宗朝由李焘、洪迈等人修撰的《四朝国史》;3.元朝史臣编修的《宋史》。这三部官修史书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评议不论是史实还是观点都是一脉相承的。而且它们对后世的评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谓“正史体尊,义与经配”,⑦“事实先以正史为据”是也。⑧再看私史中的评议线索:主要见于南宋王称《东都事略》、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和该书的删节本,如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⑨、杨仲良《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还有赵汝愚《宋诸臣奏议》、徐自明《宋宰辅编年录》、吕中《大事记讲义》,宋元之际马端临《文献通考》和不著撰人《宋史全文》。明清时期所编前朝历史的著作在叙及宋神宗朝史实时,大都依据上述官私史书,尤以《宋史》为蓝本。如:编年体:元明之际陈柽《通鉴续编》、明丘《世史正纲》、薛应旃《宋元通鉴》、顾锡畴《纲鉴正史约》、清《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徐学乾《资治通鉴后编》、吴乘权《纲鉴易知录》、毕沅《续资治通鉴》等;纪传体:明王洙《宋史质》、柯维骐《宋史新编》、王惟俭《宋史记》,清陈黄中《宋史稿》、陆心源《宋史翼》;年谱类:清顾栋高《王荆国文公年谱》、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别史类: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续通志》、邓元锡《函史》;
f其他还有: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魏显国《历代相臣传》、唐顺之《历代史纂左编》和众多史评等。值得注意的是,北宋后期至南宋初期一大批由反变法派及其子孙撰写的笔记小说所载王安石的轶闻趣事,对元明清人评议王安石影响颇大,并形成另一类“私史”。最早从笔记小说中裒辑王安石轶闻趣事的工作,大致始于朱熹以笔记小说为主编撰的《三朝名臣言行录》,四库馆臣把言行录收入史部传记类。该书第六卷《王安石荆国文公》,共计36条,引用笔记小说14种,明朝人唐顺之《历代史纂左编》卷二十六《宋王安石》,在汇编《宋史王安石传》、《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等资料外,亦裒集了相当多的宋人笔记小说资料,其数量远超过《三朝名臣言行录》。清人全祖望补作《宋元学案》时,在“荆公新学略”末附逸事28条,清人顾栋高在雍正初年编撰《王荆国文公年谱》附《王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