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资源库wwwziyua
kucom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史书这样描述某个机构:“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该史书所描述的机构应该是A唐朝尚书省B唐朝中书省C元朝中书省D唐朝门下省2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中国古代有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它们为中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状况中,出现最早的是A.“岁入巨万,财力雄厚,其中尤以徽商势力最大徽商中不少家资万贯,富比王侯。两淮盐商有挟资千万者,最少亦一二百万”B“辕有越,加箭,可驰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C.“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D.“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3中央二台《鉴宝》节目展出一幅名画,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应,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画具有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特征。下列绘画作品的特征与该幅名画相同的是:
A《人物驭龙图》
B《洛神赋图》
C《墨梅图》
D《步辇图》
4.《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想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性为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以下关于材料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根源是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发展B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C理学是儒家、道教和佛教思想三者融合的产物,是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巩固了儒学的正统地位D宋代,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不断增加,开始出现更能适应市井生活需要的新的文学形式词5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最能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