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
附教育部标准答案,以及答案解读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敏锐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做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加完善之外,还因为
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
C。人不仅有知觉还有想象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
【答案】A【答案解读】本题考核《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第一节中人的意识起源和本质原理的知识点。
意识的定义是: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动物只有感觉和心理依赖,不可能产生意识的。只有人脑才具有意识,才有思维,才能在对客观世界反映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该题的正确选项是A。
不选BCD的理由是:选项B,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产生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选项C,动物有知觉,但是没有想象,也就是没有意识。但是,人是既有知觉,也有想象,还有意识的。选项D,人和动物都具有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该选项没有区分动物和人本质的区别。
2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其答案是约59。90分看似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然而,在一项环环相扣的连续不断的工作中,如果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最终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这里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A。肯定中包含否定B。量变引起质变
C。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D。可能和现实是相互转化的
【答案】B【答案解读】本题考核《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辩证法中量变和质变的知识点。
事物发展过程有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及其相互转化。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了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根本性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性和连续性的中断。度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事物发展的量变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必然的结果。题目中所说,“在一项环环相扣的连续不断的工作中,如果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最终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这就是事物发展量变到一定的程度必须引起质变。因此,该题的正确选项是B。
f不选ACD的理由是:选项A,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与否定及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