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一、CQI基本原理CQI是信道质量指示,英文全称cha
elqualityi
dicatio
,CQI由UE测量所
得,所以一般是指下行信道质量。LTE的下行物理共享信道(PDSCH)支持三种编码方式:QPSK、16QAM和64QAM,依次需要的信道条件也不相同,编码方式越高依赖的信道条件需要越好。
下行调度是由eNodeB决定,而eNodeB作为发射端,并不清楚信道条件如何,信道质量衡量由UE来完成。UE反馈信道质量,协议把信道质量量化成015的序列(4bit数来承载),并定义为CQI,eNodeB根据上报的CQI来决定编码方式。CQI的选取准则是UE接收到的传输块的误码率不超过10%。
UE将信道质量如何映射成CQI呢?协议上说找一对最接近于选择的CQIi
dex对应的Coderate的调制方式和TBS。CQIi
dex可以通过BLERSINR表得到,但是UE通过CRS得到的是每个子载波的SINR,而CQI对应的是一个RBGroup的信道质量,怎样从多个子载波的SINR换算成一个RBGroup的SINR呢?解决方法:对于EESM(指数有效信噪比映射)模型中beta(和调制编码方式相关)值对应的各种MCS,做一个循环,对每种MCS用相应的beta值拟合每个载波的SINR算出对应的等效SINR,然后利用该等效SINR找到最接近目标BLER,一般目标BLER可以是10,再通过BLER找到对应的MCS等级,找到了MCS等级通过查表就能得出CQI值。如果有多个MCS符合条件,选择码率最大的那个(对应MCS最大),因为能够满足BLER小于10的最大的MCS,这个MCS以下的肯定都满足BLER≤10。具体过程:测量CRSSINR→确定等效SNR阈值(BLER10)(小于或等于SINR的最大SNR阈值)→查表找到对应的CQIUE量化信道质量为4bit的数015,并通过CQI上报给eNodeB,如下表
等效SNR阈值(BLER10)
CQIi
dex
modulatio
coderatex1024efficie
cy
0
outofra
ge
671
1
QPSK
78
01523
511
2
QPSK
120
02344
315
3
QPSK
193
03770
f087071252946066431832610312221401158117681961
4
QPSK
5
QPSK
6
QPSK
7
16QAM
8
16QAM
9
16QAM
10
64QAM
11
64QAM
12
64QAM
13
64QAM
14
64QAM
15
64QAM
二、要因分析
308
06016
449
08770
602
11758
378
14766
490
19141
616
24063
466
27305
567
33223
666
39023
772
45234
873
51152
948
55547
1、关联分析
为摸索CQI的主要影响因素,取4月份全省45个拉网测试的LOG数据进行
分析,分别将CQI与SINR、RSRP、邻区电平差、重叠小区数、PCI干扰值、DLBLER
进行拟合,希望从拟合曲线的走势图及采样点区间分布中寻找到CQI的影响要
因。
11CQI与RSRP
采样点区间分布统计
RSRP区间
∞115115,110110,105105,100100,9595,90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