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弱怎么调理,脾胃的重要性
俗话说:“没啥也别没钱,有啥也别有病。”但人吃五谷杂粮,怎能不生病。那么,病又从何而来呢金代著名脾胃病大医家李呆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意思就是:脾胃受伤,是百病滋生的主要因素。(更多脾胃知识了解,关注微信2201703796)同时他还指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情志不定、寒温不适、劳役过度等都是内伤脾胃的根本原因。
而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很大,常常加班熬夜,或是昼夜颠倒,作息时问混乱;同时饮食不规律,饥饱无常,过食肥甘;再加上焦虑、抑郁、忧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脾胃必然会受到损伤。
脾胃虚弱怎么调理
f中医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它们被历代医家称为“水谷之海”,是“后天之本”和“气血生化之源”,因为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包括周身血液在内的维持生命的一切营养物质都要靠脾胃供给。一旦脾胃功能不能正常发挥,身体肯定就会出现问题,而百病也会由此滋生。
中医常说的“脾胃虚则百病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其病理过程主要表现为:脾胃虚弱,(更多脾胃知识了解,关注微信2201703796)首先是胃的受纳与降浊功能受影响,以至于气血生化无源,使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头目肤发有失濡养,而发生病变;而脾失健运,不但其他脏腑组织得不到营养的供给,同时水湿内停,久蕴成湿热,或聚为水饮、痰浊等,这些都极容易引起和加重各种疾病,如眩晕、咳喘、胸痹心痛、痰多、腹胀、便秘、小便不利、水肿等,从而影响健康,加速衰老,缩短寿命。
脾虚的症状
f另外,脾胃虚弱,会导致人体元气不足,体质自然不好。然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就是说,如果体内的正气充足,病邪便无从损伤身体。而体质不好的人,元气也虚,抵抗病邪的能力自然就差,感冒等病邪也会乘虚而入,危害健康。
关于脾胃与健康的关系,明代医学家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概括说:“盖人自有生以来,惟脾胃以立命之本,胃强则强,胃弱则衰,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在这里,他将脾胃视为人的立命之本,胃气强则生命健旺;胃气弱则身体会逐渐衰退;胃气无时,就说明人的生命已经结束,真正地死亡了。(更多脾胃知识了解,关注微信2201703796)他还认为,在各种衰老与疾病的原因之中,脾胃虚损是最重要的因素。这一理论,义一次将脾胃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高度。可以这样说,如果脾胃不好,身体健康也就失去了保障。所以,要想平安健康地牛话,长寿少生病,就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