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规范员工行为,防范道德风险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众多的行为规范,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准则或规范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来调整人们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商无信不富”的至理名言之所以流传不衰就因为它能规范、约束人与社会、人与单位及经营者之间的信用行为。特别是邮储银行,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处于金融防范和监管的“边缘”或“死角”。随着其职能的加强,功能的完善,形成网点多、分布面广的情况,这样也极易形成管理死角,造成道德风险的隐蔽性。特别是在各项业务日新月异,构建和谐企业,贯彻“三优先”的发展模式下,加强邮储银行全体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已刻不容缓。
近年来,在我们银行内部发生的一系列违法违规案件,严重损害了我行的社会形象和经济利益,深入剖析其中原因,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的原因每个案件发生的背后都存在内部员工疏于道德风险防范的问题,这是导致案件频发和隐蔽做案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强化防范员工道德风险日益成为我行内部防范和化解经营、管理风险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道德风险引发案件的表现形式:一是个别内部员工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放松了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当现有正常、正当的收入不能满足其日益膨胀的私欲时,便会铤而走险违规利用客户资金发放高利贷,或者通过内外勾结骗取客户资金等途径,走向犯罪深渊。二是个别内部员工疏于道德防范或防范风险的意识较弱,导致在日常工作中思想松懈、麻痹大意,相互之间的监督意识不强,为一些犯罪分子作案提供了可乘之机,不经意间成为犯罪分子的“替罪羊”。三是个别内部员工缺乏应有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缺少恪尽职守、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该亲自落实的事情不落实,该亲自查询的资料让他人代为查询,缺乏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在客观上为犯罪分子作案提供了便利条件。
金融案件的发生,无不与员工的职道德风险问题息息相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金钱至上”不良思想的牺牲品二是警示教育长效机制的缺失三是各项业务的迅猛发展与内部管理改革相对“滞后”的矛盾,导致少数基层员工敬业精神和道德水平渐退。
加强防范员工道德风险的意见和建议(一)领导干部要通过不断参加学习教育来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科学素养。应当说,
与一般员工比较,领导干部走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