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是重要的产业发展导向,物流园区与产业园区、商贸流通中心的结合,完全符合或与国家新的经济发展战略相吻合,发展机遇不言而喻。
2、物流企业的兼并与合作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要使物流企业跨越国境,拓展国际物流市场,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现有的物流企业“单拳头”出击是难以获胜的;企业间不同形式的联合、兼并,共同构筑物流网络,将会增强其服务功能,降低成本、节约时间,为货主提供优质的标准化服务。由于内地物流企业资本实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的不足,物流业内尚未出现大规模的兼并。工商企业与物流企业之间、物流企业之间在物流硬件资源、物流业务、物流客户等方面的整合正在兴起。有的建立联合经营实体,有的以契约关系形成战略联盟,这是可行的组织方式,也符合中国现实情况的积极趋向。
3、第三方物流将快速发展
第三方物流是在物流渠道中由中间商提供的服务。第三方物流提供者是一个为外部客户管理、控制和提供物流服务的专业公司,他们虽不在供应链中占有一席之地,但通过提供整套物流活动来服务于供应链。工商企业物流进展迅速,第三方物流稳健发展。目前,中国内地物流业务的80是工商企业物流,综合经营业务的第三方物流仅占2。第三方物流综合服务能力的成熟需要有一个过程,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内地仍将是企业物流与第二方物流并行发展的局面。但第三方物流市场潜力巨大,因为出于降低物流成本和经营总成本的压力,除了物流能力强大的工商企业整合自身物流业务,组建物流实体,集中统一经营物流业务之外,其他企业将逐渐转向第三方物流、外包物流业务。
10
f六、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经济增长对物流需求越来越大,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然而,一方面物流业面临着大好的发展前景,一方面也面临着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简单的运输和仓储服务方式等一系列陈旧模式,限制和延迟了高效率、专业化物流服务的产生和发展。综合现实,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我国物流企业规模偏小
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我国物流企业形成了多元化的物流格局。除了新型的外资及民营企业外,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商业、物资、粮食、运输等储运企业转型而来,规模偏小、经营业务单一、效率低、损耗大,且条块分割严重,集中度不够。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统计,我国1700万流通企业中,93为单体经营户,达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