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第
二学期
清新县第三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八年级学科历史必(选)修第四单元主备人:梁彩连
课题
第13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知识与技能1、记住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建立的五个民族自治区2、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出现的跨越式发展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运用“中国的五个民族自治区示意图”分析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表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一些少数民放文化生活,民族风俗的介绍,使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教材分析纵向联系法、讲述法、计论法、讲练结合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二次备课内容
一、课题导入播放歌曲《爱我中华》,从歌曲中,我们可知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个民族组成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56由此导入新课。二、导标:(1)出示教学目标(2)出自自学提示题(师生共同完成任务,以提问和举手回答问题的形式解决自学指导。)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1、我国有多少个民族,主要以什么民族为主,这些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56个民族)主要以汉族为主)分布在西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2、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五个民族自治区分别是什么?多少个自治州和自治县?(民放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分别设立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
第1页共4页
f县)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何历史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保障了少数民族平等管理国家事务和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政治权利,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利益)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1、新型民族关系是怎样建立的?(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按照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2、新型民族关系建立的表现有哪些方面?(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定制和宗教信仰,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加大了少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