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另外,判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为自主学习,不能单纯依据教师讲授与否,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认真看书学习,积极思考,固然是自主学习;教师讲授,学生专心致志听讲,积极思考,与教师的思维形成共振,同样是自主学习3.同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如果学习者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只是做一个旁观者,这样的学习又何尝不是自主学习.关于“自主学习”的内涵,许多老师都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其进行了描述和概括.有人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拥有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4;有人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的学习行为5;还有人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主体主导自己的学习,是在学习
f目标、过程及效果等方面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和自我转化的主动建构过程6.这里所列举的几种说法虽然表述不尽相同,但是都体现了两个关键词:“主动性”、“主体性”.正是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构成了自主学习的最根本要件.总之,自主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学习态度,它强调的是学习者面对学习内容所持有的一种积极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学习者从内心深处渴望获得,感兴趣,并为此采取了主动积极的学习行为.自主学习不应该拘泥于某种具体的形式,更不应该被理解为某一个教学的环节.只要学习者具有了这种积极的学习动机,无论是独立自学,还是参与合作,无论是听老师讲授,还是自我探究,都应该属于自主学习的行为.二、自主学习的行为特点自主学习虽然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心理状态,但是这种心理状态必然会有相关的行为特点.教师只有了解了自主学习的行为特点,才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引导、评价,并在教学中加以科学的运用.自主学习的行为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1.有目标、有计划.自主学习者具有较强的目标意识,对自己想要什么、达到什么标准比较清晰,同时对如何完成学习任务能进行合理安排,形成大致的一个计划.这也是区别自主学习还是被动学习的重要特征.有些学习者虽然也很投入,也很刻苦,但是对“为什么学?怎样学?”比较盲目,要么跟着感觉走,要么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缺少对自己学习过程的管理和监控,缺少适合自己情况的方法和措施,疲于应付,学习失去节奏感,也难以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f2.全神贯注、积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