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应在灌浆层终凝前进行处理。9)在灌浆施工过程中直至脱模前,应避免灌浆层受到振动和碰撞,以免损坏未结硬的灌浆层。10)模板与设备底座的水平距离应控制在100mm左右,以利于灌浆施工。11)灌浆中如出现跑浆现象,应及时处理。12)当设备基础灌浆量较大时,应采用机械搅拌方式,以保证灌浆施工。四、养护1、自然养护1)灌浆完毕后裸露部分应及时喷洒养护剂或覆盖塑料薄膜,并加盖湿草袋保持湿润。2)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时,水泥基灌浆材料的裸露表面应覆盖严密,保持塑料薄膜内有凝结水。若灌浆料表面不便浇水时,可喷洒养护剂。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浇水次数应保持灌浆材料处于湿润状态。当采用快凝快硬型水泥基灌浆材料时,养护应根据产品要求的方法执行水泥基灌浆材料养护用水应与拌和用水相同。2、冬期养护1冬期施工时灌浆工程对强度增长无特殊要求时,灌浆完毕后裸露部分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并加盖保温材料。起始养护温度不应低于5℃。在负温条件养护时不得浇水;2拆模后灌浆料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大于20℃时,应采用保温材料覆盖养护;3如环境温度低于产品要求的最低施工温度或需要加快强度增长时,可采用人工加热养护方式;养护措施应符合现行《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的有关规定。GM灌浆料达到拆模时间后可进行设备安装,具体时间可参见下表拆模和养护时间及环境温度的关系
12
f五、施工验收施工验收应按设计要求及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执行。质量验收文件包括水泥基灌浆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第六节粘钢加固施工方案一、工艺流程卸除加固区域可移动荷载-定位放线-基层处理(砼面、钢件)-预贴-调制结构胶-涂胶(钢件、砼面)-粘贴、加压-固化、养护-卸支撑加压设备-检验、验收二、主要方法1、构件卸荷施工做法即直接移掉构件上承担的荷载。2、定位放线首先熟悉图纸,明确加固范围及部位,然后在混凝土构件上弹线,标出粘贴位置(轮廓线),并在此基础上四周各加宽不小于20mm的加宽打磨区(为避免清理时污染已处理过的混凝土面)。3、基层处理1)砼面基层处理:粘结前对被粘物进行表面处理,使表面清洁、无油、无浮灰及松散结构,保持干燥、粗糙。对原混凝土构件粘合面可用硬毛刷沾高效洗涤剂,先除去其表面油污后,用清水冲洗,再对粘合面进行打磨(打磨机具建议使用角磨机配置金刚石磨片);除去1-3mm厚砼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