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监测“一张图”关键技术研究及集成应用示范项目启动,到2019年珠海市“绿水青山一张图”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完成招标,这种基于政府与民企合作的卫星遥感商业模式已走向成熟。在全国”一张图”的整体规划下,北京和珠海模式有望快速复制。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规划,2020年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目标8000亿,产业将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
一、卫星遥感商业化大步迈进
1、卫星遥感概况
遥感是指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遥感具有可大面积同步观测、时效性、周期性、数据综合性等技术特点,不受地面条件的限制,可及时方便地获取各种资料,具备较高的军事与社会经济效益。
f遥感作为一种空间探测技术,发展至今共经历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三个阶段。遥感技术最早建立在20世纪20年代摄影测量的基础上,并伴随光电技术,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提升。1858年使用气球从空中对地面进行摄影,1903年飞机问世以后便开始了航空遥感的第一次试验,揭开了现代遥感技术的序幕。1972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陆地卫星标志着航天遥感时代的开始。两次世界大战对遥感技术产生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航空侦察在二战军事计划中提供了大量的战略战术信息。过程中,光电技术使得遥感技术可以实现数字化呈像,摆脱照片成像;空间技术发展使得在航空航天平台上能够装载性能更强的遥感设备;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字化成像的数百个波段数据处理得以实现。
f卫星遥感已发展成为地理测绘行业最主要的遥感观测方式,其优势伴随技术进步愈发凸显。地面遥感和航空遥感与卫星遥感相比,最大的优势是空间高度、机动性强,从而带来分辨率和时效性高的优点,但相应的在观测范围、重访周期劣势明显。近年来随着光电设备精度的提升、低轨小卫星组网的发展,卫星遥感在幅宽、重访周期和空间分辨率三项关键指标中获得重大突破,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相对于航空和地面遥感的传统劣势。此外,卫星遥感存在的另一大劣势高成本,也伴随商业发射的成熟而获得改善,卫星遥感已逐步发展成为地理测绘行业最主要的遥感观测方式。
遥感卫星主要包括光学成像卫星和雷达成像卫星两种,光学成像卫星需求较大。光学成像卫星携带可见光、红外和多光谱等遥感器,最大优点是分辨率高,但由于是被动遥感,因此在弱光环境下无法工作;雷达成像卫星携带合成孔径雷达等遥感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