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Codeforurba
Reside
tialAreasPla
i
gDesig
2016年版
修订说明
本次局部修订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请组织开展城市排水相关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函》建标标函201346号的要求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12年版进行修订而成。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增补符合低影响开发的建设要求对地下空间使用、绿地与绿化设计、道路设计、竖向设计等内容进行了调整和补充进一步完善道路规划和停车场库配置要求。
本规范中下划线表示修改的内容用黑体字表示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1
105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05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1052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1053符合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气候特点与环境条件
1053a符合低影响开发的建设要求充分利用河湖水域促进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
【条文说明】
105本条是编制居住区规划设计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f2、术语、代号
2032绿地率
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居住区内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其中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不应包括其它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4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
401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应综合考虑周边环境、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局、群体组合、地下空间、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等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并应遵循下列原则
4011方便居民生活有利安全防卫和物业管理
4012组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公共活动中心方便经营、使用和社会化服务
4013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和车辆停放创造安全、安静、方便的居住环境
4014适度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合理控制建设用地的不透水面积留足雨水自然渗透、净化所需的生态空间。
f【条文说明】
401居住区规划布局的目的是要求将规划构思及规划因子住宅、公建、道路和绿地等通过不同的规划手法和处理方式将其全面、系统地组织、安排、落实到规划范围内的恰当位置使居住区成为有机整体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因而规划布局的优劣直接反映规划水平的高低。要提高规划布局水平就应根据条文中的原则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除充分利用、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处理好四项用地之间的布局关系外还应处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