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的甚至认为中国的生育率不足13。笔者认为不管是18还是13,只要低于世代更替率,也就是国际公认的21的生育率,那么这个国家必然会发生老龄化,18和13仅仅是老龄化进展速度快与慢的问题。
另外,少子化不仅仅引起老龄化,还会造成未来劳动力不足、内需拉动力不足、学校生源紧张以及兵源紧张等各类重要社会问题。
2,中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加剧少子化的催化剂。
我国的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是以降低生育率为主要目标的。30年前的1980年,党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由此正式拉开单胎制生育政策的序幕,而单胎制的执行使得我国新生人口剧减。
下面我们仅从小学生数量的改变来看少子化的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报的数据,1981年我国小学生在校总数为14,333万人,而2009年为100715万人,
f不到30年孩子减少了近30。而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9)》称,到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预期比2008年减少1800多万,减幅将达到11左右。可以看出中国孩子的减少将一直持续下去。
虽然目前我国计生政策也在进行一些微调,比如双方独生子女家庭可生二胎,农村首胎女孩可生二胎等,但总体来说我国的计生政策依旧是一种改良的单胎制,而这种政策却使得生育率永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如果说少子化是老龄化根本原因的话,那么中国的这种生育政策恰恰是加剧少子化的催化剂!少子化的加剧则意味着老龄化的加剧,这就是中国的老龄化“来的早,进展快”的主要原因,也是为何我们还没有步入发达国家却已经发生严重老龄化的原因所在。
3,中国人均寿命的延长增加了老龄人口的数量。
随着我国经济和医疗的不断发展,中国的人均寿命也在不断地延长,死亡率也在不断下降。
《2007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中指出,“中国人平均寿命为男71岁,女74岁”,而我国1950年时的人均寿命仅为408岁。人均寿命的延长使得老龄人口呈增加趋势,而同时我国新生人口又是逐年递减的,所以使得老龄人口比例在不断增加。笔者认为中国人均寿命的延长是一件好事,证明了我们国家在经济、医疗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f4,中国目前的老龄化与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大量人口没有关系。
人口老龄化的具体标准是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今年是2010年,即使1950年出生的人今年才60岁,刚刚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