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作者:王燕平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18年第47期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一直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的问题。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是要将德育因素与学科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品质。
一、以德育人
孩子都是专心和顽皮,自负和自卑,勤快和懒惰等两面性并存,教师的正确引导对学生起到关键作用。所以教师必须身体力行,走入孩子的心灵深处,用慈爱的目光,慈祥的笑容影响他们。用我们温柔的话语感染他们。掌握学生心理动态,以便更好地和学生沟通,从学习态度到思想品质,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和言论感化学生,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做人做好铺垫。
二、以教育人。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就是备好课、上好课。教师的形象和精神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精彩的语言,清晰的板书,端庄的仪表都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新课程标准不仅要求教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使知识深入浅出。还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学生学得愉快,而且也会对教师产生一种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
(1)课堂渗透。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深挖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有关鲁迅先生的,其中安排了《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五篇文章。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崇高的精神,但更因该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让学生知道落后就要挨打,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因此,德育内容要及时捕捉,及时教育,以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活动渗透。寓教育于学习之中,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如六年级下册最后一个主题,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过程中,自己尝试写诗词,从而了解古诗词的写作方法,并且学习用极少的字词来表达思想感情。另外还可开展语文知识竞赛,通过了解许多文学家为了探索真理、发明创造,百折不挠、奋力拼搏,留下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的崇高理想。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一旦主体将崇高理想和眼前的学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