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证赛岗”融合探究
作者:李慈华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年第12期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新科技的更新换代,就业竞争异常激烈。为了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必须对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该文将立足于笔者自身教育实践,通过探究以工学结合、课程岗位交融、证书比赛补充等四位一体的“课证赛岗”融合模式,努力尝试教学改革,力图为企业输送技能过硬、综合素质较强的现代计算机专业人才。
关键词:课岗交融;证赛补充;人才培养;中职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2011602
笔者通过对我校历届毕业生的回访和就业情况的调查发现,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其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人数少之又少,73左右的学生在毕业之后便从事房地产行业、自行创业、做销售等,很少人是直接走上计算机岗位的。这对于教育者来说,是一个需要警醒的信号。我们需要从就业环境、岗位要求、学生自身发展轨迹等多因素出发,确定中职计算机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课、证、赛、岗”的含义和内容
“课,证,赛,岗”融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推动我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其整合了课程体系、证书考试、技能竞赛、工学结合等多种教学理念。具体来说,其需要从四个方面进行理解:
1)岗:岗即岗位,其倡导以就业为导向,从实际岗位需求出发。现阶段,计算机人才岗位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选择,加上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催生出了许多新兴的计算机岗位如APPI
ve
tor手机编程、H5网页设计、智能家居、3d打印等。这就要求中职学生在充分掌握必备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有着敏锐的观察力与较强的学习力,学习更多先进技术进而适应市场的更高岗位要求。
2)课:课简单来说便是课程,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必须要经历的阶段和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进行突破,在教学中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其在社会中的竞争优势。中职教育的时限一般为三年,三年的学习时间,教师要充分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规律,将课程(包括但不限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知识层层挖掘,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把握不同学科特性,运用不同的课程教学方法。
3)证即证书。证书一般包括两方面内容: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可以考取的证书包括但不限于办公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