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人的情感,使学生情趣盎然地经历阅读过程,在强烈的感染中产生情感共鸣,感动于热爱祖国和崇尚民族精神的情境之中。这种经历情感体验而受到的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学生会终生难忘。
三、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注意与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相结合。
公民意识、爱国意识等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的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决不是它的全部内容,德育教育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是对一个人行为习惯影响最大的一个时期。而一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取决于其本身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小学语文教材所负载的德育功能,抓住教学中的一占一滴,抓住学生的一言一行,加强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进行全方位的德育渗透。
一次看图写话训练,画面上是一个男孩正在给小树苗浇水,我预先想的答案是“哥哥在浇水”,可有一位学生说“哥哥在种树”,我刚想否定他的答案,说出自己的标准答案。可看看画面感觉这样说也不能算错。我想不能用自己的思维影响孩子的思维,就肯定了他的答案。然后鼓励学生还可以怎样叙述图意。学生思维活跃,有的说“小树长高了”,有的说“小树长大了”,还有的说“我和小树一起长”。我很高兴,不仅是因为学生说出了许多与图意相符的答案,更是因为他们具备了一种求异思维的勇气。还有一次在教低年级看图拼音识字“进”“出”“开”“关”时,在学生基本读懂字意之后,我请两个学生表演出门、进门、随手关门等,再请学生说说哪些场所还有出口、入口,教育他们要按规定有秩序走。学生表演时还用上“您好、再见、谢谢”等礼貌用语,这样学生既加深对字词意思的理解,又受到了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行为规范教育。
四、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注意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一方面他们拥有优越的物质条件,知识丰富,富有想象力,思维活跃;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全家宠爱集于一身。长于温家暖房,少经风吹雨打,又大多比较自私,依赖性强,意志不坚强,心理承受能力差,不会与人交往相处。教学中我结合这种情况,增强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目的性。结合学生实际,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结合学生实际理解内容,并围绕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渗透德育教育的侧重点;二是结合实际,引导学生自觉用受到的思想道德教育指导自己的行为,把德育落实到实处。教学《杨桃》一课,
f我让每个学生都从作者的角度观察杨桃,引导他们弄清这个角度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