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植物学实习报告
庐山及庐山植物园简介庐山:庐山由于山地自然条件的复杂性,许多植物比平原更有条件保存下来。为保存古老类型,如鹅掌楸、擦木(Sassafrastsumu)、大血藤、紫树等和引进新的植物种类,提供了有利条件。庐山植物园自1934年建立以来,从国内外相继引种3千余种植物,使庐山植物增添了许多外来成分,总数达到3000余种。其中,首次在庐山发现或以庐山(牯岭)命名的主要植物便有30科40种之多。庐山在“中国植被区划”上,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东部常绿阔叶林亚区域,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植被上显示出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过渡特征。植被区系属泛北极植物区,中国Japa
森林植物亚区、华东地区,分别与华南、华中、华北三地区毗连。庐山植物区系中,中国特有成分,目前已知的主要有:青钱柳、大血藤、八角莲、鹅掌楸、血水草、牛鼻栓、杜仲、山拐枣、喜树、香果、长年兰等。其它残遗种,裸子植物中有银杏、金钱松、柳杉、三尖杉、粗榧等;被子植物中尚有连香树、枫香、玉兰、糙叶树等。从以上概述,可以看出庐山植物区系成分丰富、起源古老和南北植物区系成分交汇过渡等征。庐山植被垂直带谱的基本特征:常绿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是庐山植被的基带,分布于海拔600米(西北坡)700米或(东南坡)以下,占有最大的垂直宽度和面积。常绿阔叶林是这一带稳定性较大、广泛分布的植物群落。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庐山海拔600米(西北坡)或700米(东南坡)900米(西北坡)或1000米(东南坡)之间,以常绿、落叶阔叶林为相对稳定的垂直地带性类型。在这一带下部和沟谷中,常绿阔叶成分往往占优势,向上和山坡则逐渐为落叶阔叶成分占优势。这一带是常绿阔叶林与落叶带之间的过渡性地带。落叶阔叶林带:这一带海拔高度,东南坡大致在10001300米之间,西北坡则在9001250米左右,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为相对稳定的垂直地带性类型,局部地方亦有针叶林山松出现,有些地区已营造了成片的针叶林,如Japa
柳杉林、Japa
扁柏林等。针叶林带:在海拔1250米(西北坡)或1300米(东南坡)以上,气温偏低,湿度较大,云雾多,风力大,所以这里出现了较为耐寒的针叶林。黄山松是本带内相对稳定的垂直地带性类型。少量的灌丛和草甸,是非地带性的植被类型。庐山植物园:庐山植物有两大特色:一是裸子植物丰富,庐山植物园拥有裸子植物260余种,被称为松、杉、桧、柏的活标本园,为中国之冠;二是杜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