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演绎法或归纳法对所作出的结论重新进行检验。我们要积极鼓励直觉思维,并重视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要结合教学,启发学生向具有高度创造性的人学习,以科学家、发明家、革新家、探险家为榜样,在心目中播下创造的种子,培养创新的精神。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了解创造能力强的学生多数具有以下三个特征:淘气、顽皮、荒唐和放诞不羁;所作所为时越常规;处事不固执,较幽默,但难免有嬉戏的态度。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般教师都喜欢循规蹈矩,课堂上鸦雀无声,讨厌质疑问难。因此具有上述特征的创造能力强的学生也总为教师所难以容忍。爱因斯坦上小学时,就是因为“顽皮”,上课时常有破坏性,常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而被开除学籍。爱迪生小时候就是因为问了“二加二为什么等于四”,被认为是“捣蛋”而被赶出学校。其实,在儿童顽皮、淘气甚至荒唐越轨的行动中,往往包含有创造能力的萌芽。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正确地对待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是值得每个教师认真看待的。
f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阐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未来人才要求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方针时明确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提高科学水平,普及科技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鼓励创造发明。”这一教育思想与赵君陶所提出的“教育最主要的任务是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这也证明了赵君陶这一教育思想的伟大和正确。
我们要牢记赵君陶关于“教育最主要的任务是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一教育思想,注重学习认识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才能解决课堂教学的矛盾以及相对稳定的教材与不断更新的知识之间的矛盾,使学生能利用教师教给的学习方法,自己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逐步形成和增强自己的自主性、独立性、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应变能力和赶超先进的竞争能力,成为合格的、出色的建设人才。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