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经济转型期农村信用社如何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
作者:刘远文
【摘要】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城乡经济转型作为农村改革的重点,作为长期服务于县域农村经济的信用社,如何顺势而为转变经营方式,发挥农村主力军作用,在此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关键词】农村信用社转型经营方式
一、传统农业经济时期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一)从发展趋势上分析农村信用社的业务拓展空间将是农村金融中最具潜力的。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专业银行商业化进程的推进,农业银行作为商业银行,必然要以盈利为目的,对投入产出比较效益低的农业投入将会相对减少,同时,随着集约化经营程度的进一步加强,原来在农村县乡一级设置的营业网点已大幅度收缩,主要业务退出农村市场向大中城市集中;农业发展银行局限于政策性,其业务拓展空间有限,资金来源的增长弹性相对较小,农村信用社作为服务于“三农”的金融组织,可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发展。(二)从农村信用社的特征和网络格局上分析农村信用社有发挥主力军作用的优势条件。一是农村信用社办社宗旨是服务于“三农”和入股社员,客观地决定了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对象不能离开“农”字。农村信用社主要以入股的农民为服务对象,在资金使用上不完全以盈利为目的,这就较好地解决了农业投入产出效益比较低的矛盾;二是农村信用社作为一级法人,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在经营上比其他商业银行有更大灵活性;三是网点众多,市场主体分散,最能便利地为分散的千家万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这是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
二、目前农村信用社经营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一)服务无主体农村农业生产相对落后,农民生活水平较低,外出谋生的人口较多,主要劳动力流失到发达地区,这些外出人口在取得一定经济收人后,则迁居他乡。造成服务主体的严重缺失,从而导致资金来源渠道减少,资金运用无载体,使农村信用社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二)支持无项目
f农业本身的弱质性导致农户发展农业产业积极性不高;加之农村自然资源比较贫乏,交通条件较差,供电、供水和通讯配套设施不齐,不适宜规模经营。因而第一产业落后,第二、第三产业稀少,出现有政策扶持,但是没有项目投资的现象。(三)信贷产品不对接信用社现有的信贷产品与目前农村经济发展不匹配。农村信用社投向农业的资金,从总体上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