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活动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郑志琴来源:《小学教学参考数学》2011年第08期
英国思想家斯宾塞最早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思想,他认为“要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掌握知识,使学生的求知成为愉快的而非苦恼的事。儿童欲望的正当满足,能带来儿童精神上的愉快,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和热情”。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指导精神,小学数学活动课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具有吸引力,能在快乐情境中学习掌握知识、发展智能、认识自我、表现自我的好机会。而寓教于乐,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是有效的途径之一。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采用活动教学法的必要性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活动教学,其实就是遵循了低年级学生爱动爱玩的个性,将趣味性、知识性、教育性结合起来,重点突出一个“趣”字。安排的活动方式要求灵活多样,安排内容时要由易到难,着眼于启发思维,教给学法。教师要准备一些图片、模型、实物等,根据儿童心理创设一定的情境,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取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幻灯、投影仪、录音机等,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活动课所选取的内容要生动活泼、有趣多样,但又必须是健康的、科学的,能启发学生思维,有教育意义,能寓知识、教育于趣味活动之中。这样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到数学的美和充满无限乐趣,从而产生渴求学习的内部动力,自觉参与活动课,勤于动脑思考,积极进行学习和活动。例如,在“认识分米和厘米”的活动设计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直尺来度量自己的书包、笔盒、铅笔等物品的长度与宽度,以生动活泼的激趣方式进行设计。
二、组织课堂实践活动的策略
组织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深刻体验数学的内涵,并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自身的思维,是保证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应该从教学实际出发,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1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小学数学课堂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的引导,更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只有在自主学习的心理驱动下,才能够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活动,才能在实践中完成思维的拓展。其实,所谓的自主发展是从学生的整体发展出发,把知识系统、认识系统、方法系统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主线,构成一个完整的课堂实践活动教学程序。而创设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实践活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