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以学科的基本结构构建课程的理论。6根据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由单纯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思想。三解答题1教育学的发展历经了哪几个阶段?标志着第二阶段起始的是哪位教育家的哪部著作?【参考答案】教育学的发展历经如下阶段:萌芽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捷克教育家亨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2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参考答案】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3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参考答案】1教师应具有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2教师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的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3教师应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4教师应具备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法的知识。四、论述题1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答案要点】
f中公教师吉林分校1德育过程的长期性是由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构成思想品德的因素比较复杂,知、情、意、行各因素本身和各因素之间要通过不断斗争,才能得到发展和统一。2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可塑性比较强,思想不成熟,其发展也具有双向性,某一阶段出现某些倒退是正常的,这使得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持续的过程。3德育过程中,学生除了接受学校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正规教育影响外,还受到来自社会的、家庭的多种影响,这些影响中难免会有负向的,因而一个人思想品德提高过程中出现反复是正常的。4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中斗争的复杂性,也使得对学生社会主义品德的培养是长期的、反复的过程。5据此规律,教育者必须树立“抓反复,反复抓”的德育思想。2试论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答案要点】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2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3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内容和专业设置;4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设备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