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劳动关系相关概念
1、劳动关系:我国劳动法中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总称。1劳动:是人们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劳动2我国劳动关系意义上的劳动:指劳动者为谋生而从事的、履行劳动义务的、有组织的、岗位相对固定的集体劳动。a从主体上看,它是以职工雇员身份所从事的劳动3种类b从目的上看,它是作为一种谋生手段的职业劳动。c从性质上看,它是履行劳动法律义务的劳动。1由于目标利益和期望出现分歧产生冲突2、冲突2对于劳动者罢工、旷工、怠工、抵制、辞职等3对资方而言关闭工厂、惩罚或解雇1是影响劳动关系结果的能力,是相互冲突的表现形式的决定因素。3、力量2劳动力市场力量,反映工作的稀缺程度,由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供求中的稀缺性决定,技能越高,市场力量就越强。3双方对比关系力量,是指劳动者进入就业组织后所具有的能够影响资方的程度以退出、罢工、岗位三种力量最为重要。1在劳动关系中,管理方享有决策权力。决策权力是管理方拥有的权威,即对劳动者进行指挥和安排,以及影响劳动者行为和表现的各种方式。4、权力拥有决策权力,使管权力理方在劳动关系中处于主导优势地位,2这种优势地位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某些时间和场合,也可能会发生逆转。5、本质: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相互交织。6、特点:平等性兼隶属性,人身性兼财产性。7、以加强和巩固伙伴关系为原则,以双赢为目标,使劳动关系良性发展。1定义:是指劳动关系中劳动力的所有者和劳动力的使用者,即拥有劳动力的雇员和使用劳动力的雇主。1、概念2狭义:一方是雇员以及以工会为主要形式的雇员团体,另一方是雇主以及雇主协会。3广义:还包括政府,通过立法介入和影响劳动关系,调整、监督和干预作用不断增强。A、定义:是指在就业组织中,本身不具有基本经营决策权利并从属于这种决策权利的工作者。1传统意义2、雇员B、范围a、蓝领工人、医务人员、办公室人员、教师、警察、社会工作者,低层管理者,不包括自由职业者、自雇佣者。b、第二和第三产业,工业、服务业中不具有决策权的劳动者a、被雇佣的人员b、在雇主管理下从事劳动的人员c、以工资为劳动收入的人员B、范围3、雇员团体4、雇主d、法定某种或几种人员不属于雇员,如公务员、军事人员、农业人员、家庭佣人,企业高管A、定义:指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