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导入:收集我国旱灾的相关资料,如我国西南地区近年来出现的连续干旱(左下图),给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损失和影响。可先让学生谈一谈看法,再顺势切入本节课题。方案②:漫画导入:出示右上图,请学生谈一谈漫画所表达的含义:水资源短缺、旱灾严重等,再顺势切入本节课题。方案③:谜语导入:出示谜面:“不洗倒干净,洗了不干净。不洗有人吃,洗了没人吃”,让学生猜一种物质。(谜底: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的水资源。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回顾我国的气候、河流知识,结合图320“中国径流带分布”、图321“中国主要河流年径流量”,归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课堂活动:1.读图320“中国径流带分布”,回答问题:(1)观察图中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说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2)熟悉我国的径流带:完成教材P74“活动”2。(答案见附2相关内容)
f(3)观察图中径流带的划分,归纳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点拨及评价,并结合教材P73我国北部、南部的面积比例和径流量比例来说明,以深化学生的认知。3.指导学生读图321“中国主要河流年径流量”,比较我国南方、北方河流的径流量差异,进一步理解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的特点。4.归纳: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与降水的地区分布具有相似性,需要注意的是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除与降水有关外,还与蒸发、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息息相关。5.要求学生分析我国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提示:从华北平原的降水量、蒸发量、生产生活用水量等方面进行分析,应紧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来阐述)过渡:我国水资源具有地区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在时间分配上具有怎样的特点呢?6.引导学生联系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规律,结合教材P47图241“中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猜想进而归纳出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所具有的特点: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不宜让学生通过看书来找出答案,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联系旧知来学习新知,也不利于学生打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更不利于训练学生的猜想和推理能力)7.提问:我国径流量年内季节分布不均和年际明显波动,会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呢?(容易造成干旱或洪涝等灾害,给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带来许多困难)8.解释我国水资源时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