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没有展开阐述。为了强化“课标”要求,引导学生认识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教材设计了一组相关“活动”。“节约用水”可以看作是“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这条“标准”教学要求的延伸。因为从总体上来说,我国是一个人均水资源较少的国家,并且许多地区用水比较紧张,因此需要合理利用并节约水资源。在各类资源中,水资源是学生每天都要用到的资源,因此,由学生调查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制订生活中的节水计划等,是培养学生树立节约资源意识并规范自己行为的一个可行途径。在“节约用水”部分,教材正文讲述了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以及倡导节约用水的必要性、紧迫性,并举例说明了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活动”部分设计了3个各有侧重的探究任务,以引导学生认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确立合理利用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并学会分析水资源短缺原因及其缓解对策的方法。最后一个“活动”题,既是对本节知识的系统梳理,又渗透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原因对策”分析方法。本节内容可以看做是前一节“中国的土地资源”的姊妹篇,两者在编写思路上是一致的,按照“资源分布特点→利用中出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措施”的思路进行编排,侧重将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以训练学生的读图和析图能力。
三、教学提纲
一、时空分布不均1.地区分布(1)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2)影响: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用水更加紧张2.时间分配(1)特点: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2)影响:易产生旱涝灾害,给水资源合理开发带来困难二、兴建水利工程1.跨流域调水(1)举例:南水北调(2)作用:解决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衡2.兴建水库
f(1)举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长江三峡水利枢纽(2)作用:解决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衡和年际变化大三、节约用水1.我国水资源状况(1)总量大,人均少(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理想(3)水资源污染和破坏(4)地下水过度开采(5)城市严重缺水2.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1)节约用水,合理用水(2)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3)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教学建议
本节的重点是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难点是分析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由于水资源的分布规律与气候要素中降水的分布规律具有相似性,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知识,通过读图说出我国水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时空分布不均】教学导入:方案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