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基于乡土文化的价值教育实践
作者:骆殿兵来源:《教育》2014年第19期
学校不仅是青少年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场所,更是青少年通过知识和技能学习进一步提高学习价值、践行价值的场所。思想品德课程作为一门以初中学生为基础、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理应成为价值教育实施的重要部分。基于此,笔者尝试建构一种基于乡土文化的价值教育实践形态,以引领学生回归到自然的社会生活中,使主流价值导向潜入学生心灵,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价值教育实践的意义乡土文化,就是指与我们每个人出生地相关的历史地理、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传统技艺等相关方面的一种物质或非物质的表现形式。乡土文化产生于学生成长的故土。这片土地上的风土人情、特产名品、古迹名胜等,学生耳濡目染,远比教材中的文字图片来得生动鲜活,贴近心灵。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指出:要结合当地和学校实际情况,重视对本土资源尤其是农村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发挥本土资源的优势和独特价值。所以,依据乡土文化进行价值教育活动,可以进一步敞亮思想品德课堂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回归生活“大课堂”,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从而使学生在乡土文化的浸润中,洒下人生的“第一粒种子”。价值教育实践的内容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乡土文化特色各异。以江苏省洪泽县域为例,蕴含社会核心价值教育要素的文化,基本可以概括为下述三个方面:文化创造与批判“成长即创造。成长是生命体的自主创造,是在原来生命体的基础上,通过原生命体的自我变革,形成了新的生命,这个新的生命便是创造的新个体。”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才智和人生经验积累,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文化瑰宝。洪泽县因依傍洪泽湖而得名,素有“水乡泽国”之美称。境内名胜古迹众多,汇集了被誉为“水上长城”的洪泽湖大堤、历尽沧桑的镇水铁牛、乾隆御碑、老子炼丹台、龟山巫支祁井等历史景观。据鲁迅先生考证,举世闻名的《西游记》中“美猴王”孙悟空的形象,即从淮涡水神巫支祁演变而来的。相传大禹治水,三至桐柏,擒获淮祸水神巫支祁,并将其锁于龟山之足,淮水始安。这显然是个神话传说,但却间接反映了中华先民与自然、洪水搏斗的意愿。学生登龟山觅“大圣仙踪”、考察大禹治水足迹及品读奇书《西游记》等活动,体会创造带来的人生乐趣和生命启示。道教名山老子山,相传2500年前,道家始祖李耳曾在此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