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炼丹,普救民众,后人不忘其德行,由此而得名,亦名丹山。这座充满神奇色彩的青山,从唐至清一直是文人荟萃、僧侣膜拜之胜地。通过多次带学生实地考察,了解道教、佛教文化曾经的繁荣,讨论本地宗教文化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兴盛的社会背景。在探究性讨论中,一边引导学生们欣赏这些文化遗存的艺术魅力,一边引导他们用批判的眼光审视这些宗教文化中含有的扬善惩恶思想、伦理道德精华以及追逐虚幻世界、迷信蒙昧等糟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道德信念与责任加拿大著名教育家克里夫贝克在其著作《学会过美好生活人的价值世界》一书中曾把系统价值分为基础价值、精神价值、道德价值、社会和政治价值等方面。在道德价值范畴,他认为应该包括“谨慎、责任、勇敢、自制、可靠、真诚、公正、无私等内容”。而我国一些学者则进一步认为,人生价值是价值教育的核心内容,信念和责任等构成了人生价值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引导内容。“价值选择和价值实现必须有坚定的信念作支撑。在当下的多元社会中,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执守,人就很容易迷失在物质追求中,难以践行自创型人生价值选择”。我国的乡土历史上,曾涌现众多坚守人生信念与责任的道德楷模。上古时期的大禹曾在这里抗洪三过家门而不入,成为中华民族公而忘私的典范;清代禁烟名臣林则徐戴孝奉命修建决口的洪泽湖大堤,与当地官民风餐露宿,经过数月奋战,恶劣的环境使林则徐积劳成疾,几次病倒在工地上。他的这种忠于职守的精神在洪泽湖区被传为佳话;为党旗增辉的“大湖鸿雁”党的十八大代表、本县老子山镇邮政支局邮递员唐真亚14年来坚守投递岗位,一桨一桨划出了20万多公里长的“水上邮路”,用真情、真心、真爱架起湖区人民与党和政府的“连心桥”。忠诚与仁爱精神当代社会,对传统道德的失落和精神的彷徨,对道德准则、价值观的批判和叛逆成为一股思潮。这些“价值迷惘”现象,必然影响中小学生价值教育内容的选择。只有选择性对青少年进行价值引导和规范,才能逐渐澄清那些符合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的价值观念。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将新的一代人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立足乡土文化的民族精神承继,核心要素是忠诚和仁爱。“忠诚”不仅是对国家、民族、事业的忠诚,还包含对故土、乡亲等的真挚情感。“仁爱”则包含宽容、理解、慈善、悲悯等内涵,指向身边的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