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到了什么?”“这会是谁的洞?”(3)(阅读26、27页)“可怜的獾没能吃到鼹鼠卷、老鼠汉堡、兔子香蕉冰淇淋,还被马踢到了自己的洞里,好饿啊!这下能吃到自己洞里的食物了吧?”(4)幼儿自由阅读第28页到完。“最后发生了什么事?”“谁吃掉了獾洞里的食物?”(5)请幼儿阅读30页的信。(6)阅读31、32页。“獾看完这封信是什么表情?”“这三只小动物在干什么?再看中间有个字“嗝”,封底的盘子中有什么?”四、迁移讨论,懂得要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1.幼儿讨论:“上面有一行字,什么意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迁移联系:孩子们,你现在拥有的哪些东西?3.小结:我们拥有美丽的衣服、可口的食物、好玩的玩具,我们还拥有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最无私的爱、还拥有着身边朋友们的关爱!愿今天读过《獾的美餐》这本书的小朋友们都能学会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
小班音乐游戏:几肢着地
湖塘中心幼儿园谈宁宁设计意图:奥尔夫认为,孩子应该在游戏中学习音乐,在游戏中找到学习方法,才能在音乐学习中找到乐趣。小班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和主动意识差,在音乐的听辨上需要完整的学习,包括声音的高低、音量的强弱、速度的快慢等。本次活动,针对我班幼儿对音乐理解力已逐步增强的特点,借助手势动作的小肌肉练习来帮助孩子听辨音乐的旋律,利用“几肢着地”的大肌肉活动练习,让孩子在游戏中尝试用不同的肢体姿态去完成。通过游戏,帮助孩子发掘自己的身体运动能力,学会在游戏中思考和创造。整个教学活动中,“音乐”、“游戏”贯穿始终,让幼儿从中充分体验到音乐游戏给他们带来的愉悦之情。活动目标:1借助手势动作的小肌肉练习,感知音乐规律,表现乐句结束的休止。2活动四肢大肌肉,结合音乐和指令练习“几肢着地”。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乐趣。活动准备:1音乐准备。2较大的半圆形座位。活动过程:一、热身律动《欢迎你到我家来》。二、创设情境,激发活动兴趣。“今天森林里开音乐会,瞧!谁来了?”三、引导理解,尝试“几肢着地”。1初步理解“四肢”的概念。“小兔是怎样出场的?还做了什么动作?”“我们把自己的双手双脚统称为四肢。”2手势巩固,理解“几肢着地”。“现在小兔跳到了我们的腿上,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四、听辨音乐,感知旋律节奏。1手势练习,熟悉旋律。“小兔请你听音乐一起来玩一玩!”2音乐听辨,感知休止。“小兔听到什么声音摆造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