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凤凰网与未来时共情
近几年,互联网思维挺火。有人说,未来的网络形态一定是跨越各种终端设备的,不是因为有了互联网,才有了这些思维,而是因为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这些思维得以集中爆发。互联网媒体刚刚兴起的时候,无论是在企业的发布会还是在广告展示中,传统媒体都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扫视着这些“小兄弟”,可没过多久,小兄弟变成了大怪兽。短短几年,是什么改变了传媒产业?兜兜转转的几次“狼来了”,并未引起传统媒体过高的警觉,可这一次,是雏凤清于老凤声了。
不知何时,门户网站已经沦为传统媒体了,在这样一个追求“快”的时代里,只有设计明天,才能抢占市场。许多像凤凰网未拿到互联网企业这张“出生证”的网站,早已踪迹难寻。于是有学者这样评说,他们不得不闪离市场,因为他们没有人才官。人才往哪里去,市场就在哪儿,资本就在哪儿,未来就在哪儿。尤里奇曾大胆预测,从HR到CEO已经成为21世纪企业人力资源趋势,因为他们最大的职责是激发出员工的能量。曾采访一位拳击运动员,当问到是什么激发出其能量时,他回答:能量(速度×力量)2。速度即先期到达的明天,力量是不缺席的价值聚合。超前的预感叫
f慧,解决问题的能力叫智。HR任重道远。据eMarketer的最新报告,2015年中国用户所有媒体每天总用时为6小时08分。其中,每天在数字媒体上花费的时间达3小时05分、传统电视下降到2小时40分,收音机下降为11分钟,印刷媒体下降为11分钟(报纸下降为10分钟,杂志下降为1分钟)。这些数据早已是往者沧海,来者云帆。无疑,新兴产业的人才群落必然与未来时共情。两千多凤凰人有一个共识:没有成功的人才,就会有失败的企业。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明天的红利,一定来自当下人的存折。为希望而存在的网媒人,不会有天花板,这是凤凰网创新所有业务平台的能量基点。本期对话嘉宾——凤凰网人力资源总经理李琳女士,听她讲讲,凤凰网是如何把未来时快递到当下的。转型迫在眉睫关键点:互联网媒体记者:新媒体发展迅猛,抢占了传统媒体的蛋糕。新媒体一波接一波地兼并、重组,非文化企业纷至沓来,一窝蜂式地涌入传媒行业。在传媒介质有机结合、各种技术创新的推动下,数字化全媒体时代成为不可逆的趋势。在此期间,尽管力度不同,几乎所有的纸媒都为数字化转型做了大大小小的创意型尝试。以凤凰网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强势进入受众视野,体现了报业集团、电视传媒集团在转型路上的成
f功。身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