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的传热系数。在建筑物轮廓尺寸和窗墙面积比不变条件下,耗热量指标随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的降低而降低。采用高效保温墙体、屋顶和门窗等,节能效果显著。(3)窗墙面积比。在寒冷地区采用单层窗、严寒地区采用双层窗或双玻窗条件下,加大窗墙面积比,对节能不利。(4)楼梯间开敞与否。多层住宅采用开敞式楼梯间比有门窗的楼梯间,其耗热量指标约上升10~20。(5)换气次数。提高门窗的气密性,换气次数由08次h降至05次h,耗热量指标降低10左右。
5
f(6)朝向。多层住宅东西向比南北向耗热量指标约增加55。(7)高层住宅,层数在10层以上时,耗热量指标趋于稳定。高层住宅中,带北向封闭式交通廊的板式住宅,其耗热量指标比多层板式住宅约低6。在建筑面积相近条件下,高层塔式住宅的耗热量指标比高层板式住宅约高10~14。体形复杂、凹凸面过多的塔式住宅,对节能不利。(8)建筑物入口处设置门斗或采取其他避风措施,有利于节能。综上所述,为了有利于节能和改善热环境,以及降低造价,在采暖住宅建设中,应尽量避免建造单元少,特别是点式平面的低层住宅;朝向宜采用南向和接近南向,尽量避免东、西向;寒冷地区多层住宅不应采用开敞式楼梯间,不采暖楼梯间与住户之间的隔墙应加强保温;严寒地区的采暖楼梯间应设置避风门斗;门窗应有较好的密闭性;窗墙面积比应予以控制;高层住宅宜建带封闭式交通廊的板式住宅,不宜建凹凸面过多,体形复杂的塔式住宅。4、采暖建筑节能基本途径在冬季,为了保持室内温度,建筑物必须获得热量,建筑物的总得热包括采暖设备的供热(约占70~75),太阳辐射得热(通过窗户和其他围护结构进入室内,约占15~20)和建筑物内部得热(包括炊事、照明、家电和人体散热,约占8~12)。这些热量再通过围护结构(包括外墙、屋顶和门窗等)传热和空气渗透向外散失。建筑物的总失热包括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约占70~80)和通过门窗缝隙的空气渗透耗热(约占20~35)。当建筑的总得热和总
6
f失热达到平衡时,室温得以保持。因此,对于建筑物来说,节能的主要途径是:减小建筑物外表面积和加强围护结构保温,以减少传热耗热量;提高门窗的气密性,以减少空气渗透耗热量。在减少建筑物总失热量的前提下,尽量利用太阳辐射得热和建筑内部得热,最终达到节约采暖设备供热量(即节能)的目的。锅炉在运行过程中,一般只能将燃料所含热量的55~70转化为有效热能(亦即锅炉的运行效率为055~070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