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居住面积约为7~8m2、占有居住容积182~208m3;集体宿舍中人均占有居住面积约为3~4m2、占有居住容积81~108m3。城镇居住建筑以多层建筑为主,大城市有部分中高层和高层住宅。近年来,城镇新建居住建筑出现形式多样化,建筑物体形系数有变大的趋势。例如,在寒冷地区的北京市和天津市等,多层住宅的体形系数,已从原来的030左右变为035左右。但在严寒地区,这种变化较小,如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多层住宅的平面和立面仍比较规整,体形系数仍保持030左右。2、采暖居住建筑的耗热量构成及节能的重点部位采暖居住建筑的耗热量由通过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和通过门窗缝隙的空气渗透耗热量两部分构成。以北京地区80住2-4、8MD1、81试塔1等三种多层住宅为例,建筑物耗热量主要由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构成,约占73~77;其次为通过门窗缝隙的
3
f空气渗透耗热量,约占23~27。在传热耗热量所占的份额中,外墙约占23~34;窗户约占23~25;楼梯间隔墙约占6~11;屋顶约占7~8;阳台门下部约占2~3;户门约占2~3;地面约占2。窗户的传热耗热量与空气渗透耗热量相加,约占全部耗热量的50。哈尔滨地区80龙住1,4个单元6层楼,砖混结构住宅,在建筑物耗热量中,传热耗热量约占71,空气渗透耗热量约占29。在传热耗热量所占份额中,窗户约占287;外墙约占279;屋顶约占86;地面约占36;阳台门下部约占14;外门约占1。窗户的传热耗热量与空气渗透耗热量相加,约占全部耗热量的577。由上可见,窗户是耗热的薄弱环节,是节能的重点部位,改善建筑物窗户(包括阳台门)的保温性能和加强窗户的气密性是节能的关键措施。但是,加强窗户的气密性以减少空气渗透耗热量是以保证室内最低限度的换气次数(或空气质量)为限度的。窗户过于密闭,一则室内空气质量达不到基本的卫生要求,二则会使窗户造价提高。因此,窗户的气密性达到3级和4级即可。从传热耗热量的构成来看,外墙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窗户,以下是楼梯间隔墙(在有不采暖楼梯间情况下)和屋顶,阳台门下部、户门和地面所占比例较小,但这些部位的保温也是不可忽视的。3、影响建筑物耗热量指标的几个主要因素(1)体形系数。在建筑物各部分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窗墙面积比不变条件下,耗热量指标随体形系数成直线上升(见图21)。低层
4
f和少单元住宅对节能不利。
图21
多层和高层住宅建筑耗热量指标随体形系数的变化(北京地区)
(2)围护结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