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⑶“讲学稿”应用的三个环节。①课前准备:老师经历:下“题海”→集体编写讲学稿→个人课前备课→检查批改上交的讲学稿→个人课前最后一次调整教学方案。学生经历:读课本→结合讲学稿尝试课本习题→完成讲学稿上学前准备,并尝试完成部分新知→上交讲学稿→课前短时间的同学交流。②课内交流:学生活动(交流感悟):质疑释疑,交流讨论,积极思维,寻求结论,力求突破。教师活动(启发点拨):辨疑解难,启导发现,启迪思维,引导迁移,鼓励创新。③课后反思:教师:课后反思主要落实在备课组所有老师讨论本节课的心得体会,讨论成功与不完善的地方,以及学生中还可能存在的问题;撰写错题集、课后记。
3
f学生:课后要把讲学稿留白部分完成,格式不正确的纠正过来,错误的订正正确,还要在“讲学稿”相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学习心得等。要求学生每隔一段时间,将各科讲学稿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版块一3:东庐中学教学合一“讲学稿”课堂教学模式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来源: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中学,日期:2010年10月7日)一、东庐中学实行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改革1、江苏省东庐中学曾是江苏溧水县的一所乡村薄弱初中,却凭借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改革,在短短几年内连获殊荣:被江苏省确认为示范初中;获得南京市教育教学突出贡献奖;被评为南京市师德先进集体;成为全县、全市乃至全省中小学学习的先进典型。2、东庐中学在几年前只是一所普通乡中。学校没有轩昂的教学楼,连黑板都是老式的黑漆板,学校的电脑除了一部分是上级新给配置的,其余都是城市学校淘汰下来的当初,东庐中学也曾跟在别的学校后面苦苦地追求过升学率。但师资水平差、生源质量差、硬件设施差、教育观念落后,东庐中学必然地每每败下阵来。在教育布局调整时,东庐中学一度成为撤并对象。在困境中,东庐中学积极寻求农村初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力图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课堂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3、教师的整体层次不高,但毕竟有业务能力稍胜一筹的。东庐中学在摸索过程中,让业务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先准备教案,然后拿出来经过集体讨论后大家共享,以促进所在备课组乃至教研组教学质量的提高。在阶段性测试中,最早试行这一办法的数学、化学组的整体成绩有了明显上升。此时,又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