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万贯)至道末年(997年)24081天禧末年(1021年)熙宁十年(1077年)26412
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156733874060:4040:60
20213
51172
28:72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A.①②B①④C②③
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D③④)
10.中国古代未能成为“海上强国”和未能出现“商业革命”的共同原因,包括(
①封建制度阻碍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的发展②封建政府采取闭关自守和压制贸易发展的政策,限制了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③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未成为新的社会经济基础④封建剥削沉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③
11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A.长安城商业发展已经突破两市的范围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住宅区)
B.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D.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
12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①商品经济繁荣()
②市民文学兴盛
③印刷工艺提高
④专制政治强化
f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明朝后期,“末富居多,本富居少”的现象主要反映了当时(A.贫富分化日益加剧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商品经济日益发达D.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14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A.重农抑商)C.重商主义D.自由主义
B.农商并重
15明朝中后期,在苏州地区出现了不少专门进行丝织业生产手工业部门,工场主被称为“机户”,工人被称为“机工”,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表明(A.手工业已超过农业C.苏州市明朝主要税源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16据清代叶梦珠《阅世编》载,晚明上海“棉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两,多或数十万两,少亦以万计,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这说明明代()B.商业较繁荣但是缺乏竞争D.政府已调整重农抑商政策
A.白银已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C.上海已成为繁华的商业城镇
17(2010宿州高一检测)清朝前期,只允许广州一地进行对外贸易,且仅由十三行负责。清朝统治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