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需要严格控制的地区,实行强制性保护,禁止新建污染企
53
f业,逐步清理区域内现有污染源。在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和南部海岸生态防护带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实施限制开发,加强污染企业的清理和整顿,严格限制可能损害主导生态服务功能的产业发展,限制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活动。平原城镇和农业发展区要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环境保护要求,提高环境资源利用效率,推进产业入园,努力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与环境相协调的产业发展新格局。继续抓好化学制浆、电镀、印染、危险废物处置等重污染行业的统一规划、统一定点。电镀行业原则上每个地级以上市设12个定点基地,电镀行业集中的沿海城市可多设1个定点基地,不得在城区、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特殊保护区域设定点基地。化学制浆除沿海地区设立定点基地外,其他地区不再设点。化工、建材、冶金、发酵、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等行业按照“入园管理、集中治污”的原则合理布局。加强产业转移的规划引导,防止污染转移。以《广东省产业转移区域布局总体规划》为指引,充分考虑环境容量、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建立产业转移协同机制,统筹产业转移的区域布局。加强产业转入地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转移产业集中发展、集中监管、集中治污。严格按照规划和环评要求进行产业转移工业园土地开发和产业引入,积极配套污染治理设施,实现环保基础设施与园区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投入运营。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杜绝企业偷排漏排行为,防止产业转移造成新的环境污染。(二)以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为导向,提升产业竞争力。以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为导向,提升产业竞争力。以节能减排为硬抓手,积极引导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现代产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与升级步伐。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先进制造业,提高先进制造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大力发展金融、会展、旅游、文化、传播媒体、信息服务等市场潜力大、能耗低、污染少的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工业的协调发展。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珠三角高技术产业发展步伐,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和水平。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推行绿色制造,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积极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提高碳生产力,建设国家低碳经济示范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