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公民各负其责、高效运行的环境管理机制。创新机制、先行先试。充分发扬珠三角改革开放试验区的创新精神,勇于实践,先行先试,完善法制,健全标准,大胆探索区域环保一体化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政策、新模式,走出一条具有珠三角特色的区域环境保护新道路。(三)总体思路。总体思路。
52
f在继续推进区域内各市环境保护工作、提高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同时,针对需要珠三角各市协同解决的区域性环境问题,转变思路、主动促进,统筹建立八大体系,推进珠三角环保一体化:建立全防全控的产业环境调控体系,优化经济发展;建立齐防共治的跨界水体污染综合防治体系,统筹优化给排水格局;建立联防联控的大气复合污染综合防治体系,有效改善区域空气环境质量;建立同保共育的生态体系,构筑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建立共建共享的基础设施体系,实现城乡区域环境同治;建立协同联动的环境监管体系,搭建一体化平台;建立统筹协调的环境管理体制,突破一体化瓶颈;建立先行先试的环境政策体系,持续综合推进一体化。(四)规划目标。规划目标。到2012年,区域环境保护一体化体制机制初步建立;跨界水污染综合整治取得突破性进展,地级市跨界水体达标率超过80,城镇污水处理率超过80;理顺供排水格局,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超过95;多种大气污染物联合减排初见成效,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基本形成,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到2020年,建立高效的区域环境保护一体化体制机制政策体系,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区。具体目标指标见附表1三、强化产业环境调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强化产业环境调控,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对产业的调控作用,严格落实生态分区控制要求,统一协调重大建设项目布局,实施更严格的行业和区域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升工业污染治理水平,积极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调整。(一)以分区控制为基础,调整产业布局。以分区控制为基础,调整产业布局。产业布局以《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42020年)》确定的分级控制要求为基础,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环境容量要求,引导珠三角的产业布局优化调整。在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重要湿地、生态极敏感区和生态功能极重要区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