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COSO内部控制框架在企业应用中的研究
摘要我国企业加入WTO以后面临着全球化竞争,一方面是国外跨国公司不断涌入,另一方面则是企业内部控制形势严峻,不少企业忽视或轻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再加上公司治理结构上的不足以及组织结构不合理和人员素质低等方面的原因,致使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普遍薄弱。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必须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并向国际化标准靠拢。关键词:COSO框架,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一)研究背景20世纪90年代发生的安然、世通事件等在很大程度上与内部控制失灵有关,而且国内也出现上市公司郑百文、银广夏、东方电子、麦科特、蓝天股份等会计年报造假案近些年来国内外发现的“会计报告问题”和社会发生的政府官员,国有资产公司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率人员贪污腐败案件引起人们对有效的公司内部控制广泛重视。COSO框架首次将风险评估纳入内部控制框架之中指出控制是和风险紧密相连的概念实现了传统内部控制三要素到五要素的突破是内部控制理论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里程碑。(二)研究意义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如此受到重视,将先进的内部控制理论与企业实际相结合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年开始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内部控制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内部控制虽然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但是作为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则产生于20世纪初期,距今不过百年历史,然而我国对内部控制的研究起步更晚,理论体系还不成熟,因此,借鉴全球最成熟的理论经验,会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帮助。二、内部控制及COSO框架理论文献综述(一)内部控制基本理论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内部控制的实质就是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的一个整体管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搜集、反馈和研究问题,最终形成一个有效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作用来对经济活动进行考核、制约以及调节,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以及可持续发展。内部控制理论是依据其它相关理论体系为基础构建的,大致有假设理论、控制论以及价值管理理论。(二)COSO内部控制框架综述COSO全称为“发起机构委员会”(CommitteeofSpo
sori
gOrga
izatio
s),它是美国一个自愿性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