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河流水质评价方法综述
刘成,袁琳,余明星,娄保锋【摘要】摘要:本文对常用的河流水质评价方法进行了评述,按照确定性、不确定的方法分类,逐个分析了单因子法、综合指数法、分级评价法及模糊评价法、灰色评价法等方法的优缺点,并进行了小结和展望,供参考。【期刊名称】《吉林农业C版》【年卷期】2012000007【总页数】2【关键词】河流;水质评价;方法【文献来源】httpswwwzha
gqiaokeya
comacademicjour
alc
_agriculture
jili
_thesis0201277112675html
水质评价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指标和方法,根据水的用途对水域的质量状况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定。按照水的特性,水质评价方法可分为以生物种群与水质的关系进行评价的生物学评价方法和以物理、化学监测为主的监测指标评价方法。后者以数学方法分类居多,如单因子法、指数法、模糊评价法、灰色理论法、人工法等;按照水质级别的确定原则,可分为确定性方法和不确定性方法1。确定性方法的特点是原理清晰、计算简便,但评价结果偏于概括;不确定性方法结合数学理论和计算机技术,可进行大量运算并处理较复杂问题,评价结果更加真实客观,但不确定性方法的理论复杂,适用性不如确定性方法广泛。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确定性方法被更多使用。本文重点对基于数学统计的理化监测指标评价方法进行分析,供参考。
1确定性评价方法
f11单因子评价法众多确定性方法中,单因子评价法是一种操作简便、评价结果偏于安全且目前被广泛采用的综合评价方法。单因子评价法又称“一票否决法”,是将各指标浓度代表值与评价标准逐项对比,以单项评价最差项目的类别作为水质类别,是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的评价方法。该方法能够明确指出水质问题的所在,直接了解水质状况与评价标准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提出针对性的保护与治理措施,但评价结果过于严格,各评价指标没有联系,不能综合的反映水环境质量状况。研究人员针对单因子评价法的不足进行了适当改进。徐祖信2005将单因子法与水质指标的浓度值作量纲化处理,提出PiX1X2X3模式的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以类似编码的形式标识水质信息。水质标识指数法结合水质标准对水质状况进行定性评价,也可对同一类别的水质指标进行定量比较,给出的信息较为全面,但未突出不同污染物对水质的影响,忽略各指标之间的联系2。程文涛等2007选择毒性重、危害大的指标按照单因子法评价,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其他理化指标、营养性指标等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中的算术平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